信道教长生不死术,通五行书,以人之始生年月日与日辰干支,推算人之寿夭贵贱,为我国后世迷信者(作者注:这是当时的观点)奉为星命家之祖。其在命学上的修为,韩愈在《李虚中墓志》说他“百不失一”,可见准确性有多高。但遗憾的是李虚中没有著作传世,后世所传的《李虚中命书》署名"鬼谷子撰,虚中注",实为宋人托名的伪书。 用“四柱八字”来算命,目前可以考证的就属唐朝李虚中比较早。《三命通会·论年月日时》:"唐李虚中独以日干为主,却以年月时合看生克制化,旺相休囚,取立格局。此发前贤所未发,故今术家宗之。"《渊海子平·论日为主》:"予尝观唐书所载,有李虚中者,取人所生年月日时干支生克,论命之贵贱寿夭之说,已详之矣!"这两部典籍明确的记载八字术是源于李虚中。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的《出生时间与命运》这本书也讲到了李虚中,认为李虚中是八字算命的其中一个集大成者,出生时间与命运的论述应该是比较权威的,这是一本科学严谨的命理书,首次让算命登上学术宝殿。 夏云,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。虽然,人们很早就相信命运了,但如何知命并煞有介事的对其作出预测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推命之术,到底起于何时,不得而知。明宋濂在《禄命辨》中说,“孤虚之术盖以五行甲子推人休咎,其术行之久矣”。“沿及后世,临孝恭有《禄命书》,陶弘景有《三命抄略》”。临孝恭、陶弘景皆南北朝时人。然而,这些推命术体系稍欠完备,传习不久而灭。直到唐朝中期,才由于一个开派宗师级人物的出现,将推命术推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,并逐渐形成了后世占主流地位的四柱八字推命术。这个人就是李虚中。 李虚中病逝后,李贺邀请韩愈为李虚中撰写墓志铭: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 附一,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 其十一世祖冲,贵显拓跋世。父恽,河南温县尉,娶陈留太守薛江童女,生六子,君最后生,爱于其父母。年少长, 喜学,学无所不通,最深于五行书。 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干,相生胜衰死王相,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,辄先处其年时,百不失一二。其说汪洋奥美,关节开解,万端千绪,参错重出。学者就传其法,初若可取,卒然失之。星官历翁,莫能与其校得失。进士及第,试书判入等,补秘书正字,母丧去官。卒丧,压太子校书。河南尹奏疏授伊阙尉,佐水陆运事。故宰相郑公余庆,继尹河南,以公为运佐如初。宰相武公元衡之出剑南,奏夺为观察推官,授监察御史。未几,御史台疏,言行能高,不宜用外府,即诏为真御史。半岁,分部东都台,迁殿中侍御史。元和八年四月,诏征,既至,宰相欲白以为起居舍人。经一月,疽发背,六月乙酉卒,年五十二。其年十月戊申,葬河南洛阳县,距其祖渑池令府君侨墓十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