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乾隆看人到底准不准?官员一个动作失误,就被皇帝革职
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掌权最长的一位皇帝,带领清朝到达了康乾盛世顶峰,其选人用人的本事不可小觑。
然而,在当时君主专政的制度下,朝廷中绝大部分官员的命运,都仅凭乾隆个人的喜怒而变化。
乾隆是如何建立对手下官员的印象的?他看人的本领到底如何?被他打上烙印的官员命运又如何?
今天我们选几个例子来聊一聊。
一、吹毛求疵的皇帝,容不下官员的小毛病
清朝对官员的考核,早有一套十分完善的体系,最常用的就是“三年考绩”——每三年,各省的巡抚通过多维度的评价,形成对手下官员业绩表现的等级评定,通常分为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等,汇报给朝廷。
然而,这种考核评价办法十分的粗糙,从那些诸如“才干精明”“办事干练”等笼统又千篇一律的评语中,没有办法真正了解一个官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。
对此,乾隆也想了不少办法,他曾要求官员们通过密报的形式,将属下的工作情况汇报给自己。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,这种做法也收效甚微。
最终,乾隆不得不亲自面见这些官员,以确认他们的真实才干。
除了每三年官员们在大计时觐见皇帝,每次官员调动上任前,乾隆也会召见这些官员,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谈话。
对于这样的谈话,乾隆相当重视,他会仔细观察官员的表现,并用“小本本”记录下他对这个官员的印象。
被皇帝召见,官员的压力可想而知,有很多人紧张得连连犯错,给乾隆造成不好的印象。
据说,一个浙江按察使在觐见皇帝时太过紧张,原本是要向皇帝递交一份工作报告,却顺带从衣袖里抖落出一份布告,布告上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处罚犯人的“五刑”图,以此来警告百姓不要犯法。
虽然这个细节并不影响君臣谈话的主题,但这个浙江按察使毛手毛脚的举动,让乾隆觉得很粗俗,因而留下了其“不懂规矩”的印象。
事后,乾隆专门向浙江巡抚询问了这个官员的情况,得到的答复是,该官员为官方正,工作业绩也不错。但吹毛求疵的皇帝,已经对这个官员有了“不雅”的主观印象,一想到他就如同吞了只苍蝇般难受。
第二年,这个浙江按察使就被乾隆革职了。
二、一次糟糕的会面,毁了官员一生前程
浙江按察使的这次糟糕会面,让他丢了官,一生的前程算是毁了。
无独有偶,这种事情在乾隆这里显然不是个例,杨重英的遭遇比之更为悲催。
杨重英也算是官二代,祖父杨文乾曾任广东巡抚,父亲杨应琚是云贵总督——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臣之一。
杨重英最初也是官运亨通,年纪轻轻就擢升为江苏按察使。
然而,命运就在他与乾隆这次糟糕会面后发生了改变。
杨重英与乾隆会面的具体过程已经无从知晓,但会面后,乾隆在他的“小本本”上记录下了这么一句:
似可用,但恐过聪明有心。
这句看似肯定的话,实则让人细思极恐。
一个皇帝认为你“过于聪明有心”,这绝对不是夸奖的话,肯定是心中对你有了芥蒂。
可能是杨重英回答问题过于圆滑,滴水不漏;也可能是杨重英的某些举动,让乾隆觉得他有点狡黠。反正,杨重英这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,给乾隆留下了一个工于心计的印象。
乾隆三十一年,杨重英随父亲在云南缅甸边境,带兵与缅甸军对战。
父亲杨应琚在作战指挥失误后,为避免朝廷追究责任,竟虚报战果,乾隆盛怒,撤去了杨应琚的官职且勒令其自尽。
而另一边,杨重英也在战斗中失利,被缅甸军俘虏。
得知此消息的乾隆,对杨重英不但不挽救,反而认为他没有为了保全气节而自杀,损害了大清朝的威严。
加上之前“过于聪明”的不良印象,其父又有诓骗自己的恶劣行径,乾隆对杨重英厌恶非常,下令严禁杨重英踏入国境一步。
然而,杨重英并不是乾隆所认为的那么唯利是图和精于算计。
缅甸这边对杨重英很客气,想方设法拉拢他,腐化他。用金钱名誉利诱他,用美女诱惑他,但杨重英一概不为所动。在一所荒废的寺庙里,他隐忍坚毅地度过了25年。
乾隆七十大寿时,清朝和缅甸的关系有所缓和,缅甸把当年的战俘送回清朝,其中包括了杨重英。
乾隆听到杨重英在缅甸25年坚守不变节的情况,也是很感慨,决定要褒奖他的忠心。
然而,杨重英此时却重病,死在了回国的前夕。
三、乾隆看人大多还是准确的
上面两个人的情况只能说是个例,毕竟人无完人,仅凭一面就能全面的判断一个人的要求不太现实。
但乾隆通过臣子会面,对他们所做的评价,大部分还算客观准确的。
例如,乾隆与周元理会面后,记录下了:
精干晓事之才。
这个评价是目前看起来,乾隆对官员认可度最高的一个评语。
事实上,周元理后来官至工部尚书,严以律己、宽以待人,在治水和平乱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成绩。
后世对周元理的评价也颇高,称其“治举大体,泛爱兼容”,至今还有他的纪念馆。
对于与谭尚忠的会面,乾隆记录:
明白,似有出息,略薄。
可见,乾隆对谭尚忠的印象还不错,但又觉得他经验不够足。
谭尚忠也得到了乾隆的重用,官至云南巡抚,此人清正廉明,不畏权势,不徇私情,民间对他颇有好评。
当然,乾隆对某些面见官员有印象不好的,如对顾学潮的评价是:
未免苏州派,非甚大器。
所谓苏州派,是指其言行举止偏于世俗平民大众,也是就是格局不够,显得“小器”,没有大发展。
于是,在历史资料中鲜有顾学潮的身影,应该是被乾隆所遗忘了。
在实行“一言堂”的君主专政体制下,官员面见皇帝时的片刻印象,就是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全部形象,这足以对他此后的一生造成巨大影响。
乾隆就是通过这片面的印象以及个人的偏好,来评判自己手下的官员。
大多时候他的这种判断还算可靠,有时也未免会有失误和偏差,但这种偏差有可能毁了官员一辈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